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入口 > 酒店房间 > 商务住宿
发布时间:2024-10-16 01:26:35    次浏览
非常高兴与各位记者朋友见面。下面,我就2015年上半年湖南商务和开放型经济有关情况做个简单的介绍。
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商务系统按照“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打基础、稳增长、求突破”的工作主题,以构建商务和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为中心,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积极主动作为,全省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增幅全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量持续追赶进位,多项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湖南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工作迈出了走向国际的坚实步伐。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省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1-6月,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139亿美元,同比增长10%,比全国水平高16.9个百分点,增幅居中部第3位;合同利用外资5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际使用外资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居中部地区第2位;内联引资1937亿元,同比增长13%;对外直接投资额9.76亿美元,同比增长130.5%,居全国第9位;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4.29亿美元,同比增长51.5%,居全国第1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2亿元,同比增长12.1%,高于全国水平1.7个百分点。从运行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外贸平稳增长,结构呈现优化态势。在全国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下,我省进出口、出口的总量和增幅排名均有提高,上半年进出口和出口增幅分别居全国第6位、第4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走势较好,分别增长23.4%、42.8%。新兴市场出口比重进一步提升,对东盟、拉美、非洲出口分别增长36%、60%、28%。加工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完成进出口总额3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国增幅23.8个百分点。
二是招商引资量质齐升,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从产业来看,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7.1亿美元,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0.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18%。从项目来看,实际到位资金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5个,世界500强新设分支机构3家,引进国内500强企业4家、民营100强企业2家。从地区来看,长株潭和湘南地区实际使用外资49.9亿美元,占全省81.9%,比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园区招商载体作用进一步增强,14个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14.1亿美元,增长15.7%。
三是对外投资快速增长,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对外投资增速好于预期,重大项目拉动效应逐步增强,三一重工、株洲旗滨、泰富重工等企业新增对外投资合同额分别达到1.7亿美元、1.9亿美元、2.2亿美元。国际产能合作亮点纷呈,湘乡建成水泥、湖南鹏辉水电等企业的富余产能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
四是省内市场平稳运行,新兴消费商品增长较快。计算机、照相机等新型消费热点商品增速较快,分别达到133.2%、213.9%。住宿业、餐饮业和居住类商品增速回升,上半年全省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餐饮收入641.5亿元,同比增长12.1%,居住类商品零售额52.4亿元,同比增长11.3%。基本生活类、交通电器设备类商品平稳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381亿元,同比增长14%,交通电器设备类商品零售额736.4亿元,同比增长13.1%。电子商务交易大幅增长,上半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2085亿元,同比增长52.2%。
五是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口岸作用进一步发挥。湘潭综保区封关运营,岳阳城陵矶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通过验收,湖南自贸区启动前期申报工作。1-6月,全省口岸进出境人数87.46万人次,同比增长51.34%;进出境航班4527趟次,同比增长41.65%。岳阳城陵矶水运口岸吞吐集装箱11.7万标箱,进出口货物92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3%、16.2%。“湘欧快线万美元。
1、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今年3月,在全省开展了“稳增长、求突破、促开放服务月”活动,汇总了企业和基层商务部门反映的228个问题,按照“能够办、争取办、呼吁办”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梳理、逐一研究、明确责任。通过协调服务,限时督办,解决基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典型问题,由点及面地有力推动了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确保了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2、突出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寻求新的突破。以杜家毫省长5月份来我厅调研为契机,确立了下阶段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突破的四个课题(“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计划、“走出去”带动战略、招商引资新提升、口岸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商务部16项重点工程,争取上级资金30亿元,争取援外培训65批,比去年增加17批。出台了《湖南省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湘政发[2015]11号),在有条件的园区复制推广自贸区相关政策经验。五个地区处的作用逐步得到显现,在境外成立了4个商务代表处,举办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湖南行”活动,非洲36个国家50余位外交使节参加。创新招商活动和方式,突出精准、务实、高效、节俭的原则,成功举办了港洽周、中博会等重大活动。建立我省“走出去”项目库,收集整理各类在谈、在建项目335个,合同金额500多亿美元。
3、培育竞争新优势,稳定外贸增长。继续实施“破零倍增”,壮大外贸主体,上半年全省外贸“破零”企业689家,“倍增”企业409家。如邵阳市通过“破零倍增”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4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4家,进出口总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全市进出口同比增长54%。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长沙市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打造中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完善推广了墨西哥“两联盟一平台”等新型贸易模式。拓展我省商品交易市场的对外贸易功能,渤海现货交易所、中兴供应链等新业态贸易企业顺利入驻。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升级,打造了创芯谷太阳能芯片、欣海手机芯片、郴州LED电子等7个加贸平台,全省加工贸易过千万美元企业达9家,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等产业链逐步成型。大力开展服务贸易,推动服务外包与外经结合取得突破,上半年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金额67.1亿元,同比增长18.2%。加大进口贴息力度,努力扩大进口规模。
国500强、民营500强、进出口额过10亿美元的加贸企业,着力推动引资、引技、引智、引制有机结合,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全球或区域管理总部、功能性总部。注重引进贸易型现代服务业,确保内外资增速不减、量质齐升。抓好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价值链招商。务实、专业、节俭组织重大招商活动,“港洽周”签约省级项目99个,引资1853.6亿元;中博会发布招商项目574个,投资金额1.2万亿元。稳步推进园区“135工程”,引导各市州和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金年会app,
5、实施“千亿海外”,加快走出去步伐。制定《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企业“走出去”实施方案》。支持企业走出去,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全省境外投资企业达1071家。引导企业“抱团出海”,建立农业、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近10个产业联盟。推动企业“借船出海”,建立我省“走出去”企业协调机制和央企、湘企合作机制。努力探索外经带动外贸的新方式,支持企业开发境外资源。举办系列经贸促进活动,推动经贸合作项目30多个,签订投资备忘录17项,其中老挝万象至占巴色810公里高速公路投资总额约1200亿元。加大与美国友好省州对接力度,签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备忘录。制定出台《湖南省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管理试行办法》,规范和引导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加大北欧、越南、泰国等在建园区建设力度,积极培育三一、中联、南车、隆平高科等境外产业基地。
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新兴消费促进工程,发展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消费,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成长为限额以上企业,促进“湘品出湘”,推进“湘品网上行”工程。重点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引导建立全省商务领域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抓好300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研究制定并实施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边贸市场促进工程。推进“县乡流通再造”工程和城市共同配送末端节点建设。深化“两型”商务试点。推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长沙市现代服务业试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重点培育和打造100亿级电商平台,探索实施“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4项工作:
1、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计划。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电子商务为纽带,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实施内外融合战略,打造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国内贸易大平台,构建大融合、大平台、大贸易、大流通的新格局。目前,我厅制定出台了《湖南省“互联网+商贸流通”实施方案》,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构建“移动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大平台,推动渤海现货交易所、中兴供应链、九鼎跨境三方支付、中外运等龙头企业与我省进行全方位合作。二是推进传统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应用“互联网+”,打造省内旗舰电商平台和“O2O模式”城市商业综合体。三是加快推进内外贸易融合发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海外仓储和创立自有品牌,着力引进现货交易、供应链等新业态贸易企业,带动全球供采在我省落地。四是着力再造社区和县乡流通体系,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进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对接,促进城市社区电子商务应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城市共同配送和城乡统一配送、集中配送。
2、实施“走出去”带动战略。力争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实现倍增,达到外贸、外经“三年双千亿”目标,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工作力度。重点强化5项措施: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承包,力争走向“建营一体化”;二是培育和发展农业园区、资源性园区、制造业园区、商贸园区等四类境外经贸园区;三是抓好境内外贸易平台建设,大力推广外贸新模式;四是整合省内资源,抱团“走出去”;加大央企湘企合作力度,借船“走出去”;五是培育外贸主体,继续抓好“破零倍增”。
3、加快岳阳“一区一港四口岸”建设。积极发挥岳阳“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将其打造为全省通江达海新的增长极。重点抓好7项工作:一是加快“一区一港四口岸”建设,争取通过验收投入运营,完善启运港政策试点港口条件,开通城陵矶至上海洋山港航线。二是加大与上海上港集团合作的力度,推进港澳直航常态化,引导全省外贸货源从城陵矶口岸进出。三是加大航道疏浚和政治力度,改善通航条件,提升航运能力。四是加大专项招商力度,重点引进品牌汽车及零部件进口、肉类进口、南美天然沥青进口和加贸平台等外向型经济支撑项目。五是开辟绿色通关和运转通道,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的快速通关政策,提高口岸服务能力。六是出台专项政策,扶持“一区一港四口岸”运营。七是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社会资本。
4、促进招商引资新提升。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式,抓好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一是拓宽招商领域。突出招大引强,重点引进跨国公司、大型央企、知名民营企业,发展总部经济。突出补链强链,围绕产业链配套、供应链衔接、价值链增值进行重点招商,探索境外设立贸易合作园区和境内设立国外合作园区的新模式,争取在埃塞俄比亚和韩国两地实现突破。突出集群集聚,以园区为招商载体,重点打造产业集群,推进“135”标准厂房招商。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推动分散招商向集中招商转变,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建立招商数字地图,发展智库型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招商实效。实施孵化器招商,引进并培育壮大潜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三是完善政策服务。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撑,积极探索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引导资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贡献奖励等多元化政策支持方式。四是强化要素保障。探索实施重大项目全省集中供地制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力市场,推广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供电试点。通过争取国外贷款和国家资金、搭建银企交流平台、重大项目贷款贴息等方式,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加大人才引进、机关和企业培训以及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五是完善工作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行重大项目主要领导负责制,健全重大项目联点帮扶、工作调度、问题交办、督察考核等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