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招牌(中国)官方平台入口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政策帮扶、修炼内功、熬过寒冬:疫情之下的酒店行业纾困之路

发布时间:2024-08-11 19:11:41    次浏览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刘觅觅)“疫情的肆虐把原本美好的春天变成了寒冷的‘冬天’,但是,我们有信心在艰难困苦中前行!”日前,华住集团CEO金辉在《致广大华住酒店合伙人(加盟商)的一封信》中如此总结目前行业的困难与前景。

  今年3月,隐匿性和传播性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新一轮挑战,也让刚刚得到喘息的酒店行业再次受到冲击。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酒店住宿业如何纾困、破局?如何让更多的加盟商“活下去”?酒店行业通过“自救”与“他救”,不断修炼内功,期待在坚守中迎来曙光。

  目前,虽然疫情整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商旅、出游人数大幅减少,务工人员出行受限,酒店一线岗位面临用工缺口,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不断攀升,酒店上下游企业也普遍亏损,“内外交困”之下,一些酒店运营甚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以行业龙头企业——华住集团为例,其在3月23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中披露,华住集团第四季度净营收达33.5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0年同期增长9.1%;归属公司的净亏损为4.59亿元,2020年同期为净利润7.03亿元;每股美国预托股份的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7元;2021年全年,华住集团净营收同比增长25.4%,全年净营收达128亿,归属于华住集团净亏损为4.65亿元,而2020年全年净亏损则为22亿元,净亏损有所收窄,业绩有所回升;每股美国预托股份的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9元。

  “酒店业的发展建立在人员流动的基础上,今年三月以来,随着疫情在国内出现多点散发、多链并行的态势,跨省游被纷纷叫停。商旅及出游客源大幅下降的同时,我们的酒店合伙人还将面临人力成本上升,酒店资金紧缺、外部融资难等问题。”金辉在公开信中表示,“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进行帮扶解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明确要求“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3月28日,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参照国家行政区划标准)内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当年6个月租金。

  对于从业者而言,纾困政策的发布最先提振的是行业信心。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纾困政策“组合拳”,释放积极信号,加大定向施策、精准帮扶力度,着力缓解旅游业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稳预期压力,将为广大旅游企业渡过现阶段难关、尽快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利于稳住行业发展基本盘。

  面对危机,行业内同心协力、抱团取暖显得尤为重要。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共生”才能最终走向“共赢”。2022年3月,中国饭店协会召开了六届二次理事会,会议要求各位理事反馈各自所在地落实情况,希望和政府方面形成有效对接,让更多经营主体能够受惠于帮扶政策。许多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挥自身的资源、技术、服务等集聚优势,在落实《若干政策》的过程中提供更为精准、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点对点扶持政策。

  据了解,为了阻断疫情传播、降低感染风险,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生命安全,不少酒店被征用为隔离点。“酒店被确定为隔离点后,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不能再完全遵循市场的逻辑经营,一方面酒店无法自行随意定价,另一方面也无法继续正常对外经营。”酒店行业内部人士介绍,“前期隔离人员多,酒店可能还负担较小;后期隔离人员越来越少,的确可能严重入不敷出。而且,隔离人员使用过的很多物品,无法继续使用,需要销毁处理,这对酒店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

  为帮助隔离酒店更好服务抗疫,华住集团根据实际情况推出《2022年全国中、高风险城市加盟店扶持政策》及专项解决方案,提出“疫情期间被政府征用的门店,5%的月度管理费给予全部减免。”此外,该扶持政策还包括对中高风险城市加盟酒店,进行管理费递延收取,以及一次性加盟费延迟缴纳,以助力其渡过因新一轮疫情导致的困难。

  据了解,这已经是华住集团连续两年推出相关扶持政策。去年,华住集团推出的《2021年全国中、高风险城市加盟店扶持政策》,全年累计减免相关费用1.5亿元。

  业内专家呼吁,面对疫情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酒店行业的纾困破局不仅需要国家政策支持、行业自救,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目前,酒店等服务业的复苏之路上迎来了一丝曙光,未来,各方力量共同携手,共克时艰,酒店行业才能迎来阳光普照的春天。

  不可否认,疫情给酒店住宿业的消费生态、消费秩序带来了大的改变。对于酒店行业而言,依然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的《2021年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恢复到2019年的54%)。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增长31%(恢复到2019年的51%。)。由此可见,人们被疫情压抑的出游意愿也在慢慢恢复,酒店住宿业的春天迟早会到来。

  与此同时,疫情防控常抓不懈也对酒店的防疫设备、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成为酒店住宿业提高自身的利器。政府、行业多方的发力为提振酒店住宿业大环境发展提供了信心,但最终的实践落脚点还是在酒店住宿业主自身上。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才能真正破局。

  “华住在疫情期间持续发力‘安心360’的集团品牌打造,运用科技手段协助我们的一线门店提高防疫等级,华掌柜自助入住机、自动消杀机器人、送物机器人等一系列科技产品的使用也确保滞留旅客安全入住、生活无忧。这些在逆境中锻炼出来的实力,相信在疫后一定能够支持华住和我们的酒店合伙人赢得更长远的发展。”金辉表示。

  送物机器人缩短住客在酒店公区的逗留时间,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有效切断疫情传播的风险。华住集团供图

  华住创始人、董事长季琦在华住集团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背景下,华住集团谋定‘精益增长’战略,将‘超大规模增长’战略转型为基于合格门店的‘精益增长’战略。作为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华住的目光不仅在规模指标上,而是从更具可持续增长价值的思路出发,深挖自身成长动力,通过升级‘品牌、技术、流量’三维一体战略,夯实自身核心能力,做大产业蛋糕。通过精益增长方针,力求为加盟商多元赋能,有效提升获客、管理、运营的成本和效率,为行业及加盟商提振信心。”

  “就行业领域来看,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葆有坚定的信念。有句老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最困难的时刻往往也蕴含着弥足珍贵的行业发展机遇。去年开始的内循环见证了中国消费的巨大潜力。在此基础上,我们也看到更多积极的一面,相信未来中国酒店业的未来会有更多中国民族品牌的崛起。”金辉表示。


本文由:金年会度假酒店提供